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絡版報道,隨著蘋果將更多的代工訂單轉移至臺灣代工廠商和碩,蘋果與富士康曾經堅不可摧的合作關系正在出現裂縫。
就在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精密集中精力生產iPhone 5時,競爭對手和碩正在獲得iPhone 4S和iPad Mini在內的熱門蘋果產品的訂單。
這種訂單的轉移已經反映在了兩家制造商最新一個季度的業績報表中。鴻海精密最近一個季度的營收同比下滑19%至8090億新臺幣(約合270億美元),創下十年來營收最大降幅。與此同時,和碩的營收增長31%至1952.7億新臺幣。
和碩稱,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將其在中國大陸的工人數量在10萬的基礎上增加40%,以滿足新產品發布的需求。相比之下,富士康年初暫停了中國絕大部分工廠的招工,原因是蘋果iPhone 5生產進度放緩。
“可想而知,蘋果不喜歡依賴唯一一家供應商,”凱基證券分析師郭明池(Kuo Ming-chi)說!皩τ诤痛T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證明該公司與鴻海一樣能夠制造出高質量的iPhone和iPad!
蘋果拒絕對本文發表評論。
短短一年前,與富士康爭奪代工訂單還是幾乎不可想象的。富士康在中國擁有超過100萬工人,且擁有足夠的規模、靈活性和技術積累,能夠快速生產出蘋果需要的數以百萬計的產品。富士康還是iPad和早期版本iPhone的唯一組裝廠商,與蘋果擁有牢固的合作關系。
但富士康試圖將中國工廠的工人漲薪成本和向內陸遷移的部分成本轉嫁給蘋果。作為回應,和碩“在價格上相當激進,以獲得相對于鴻海的優勢,”一名分析師稱。和碩上個季度的營業毛利率僅為0.8%,遠低于鴻海去年的營業毛利率2.8%。
鴻海也在嘗試降低對蘋果和低利潤率的代工組裝業務的依賴,主要方式是通過收購外殼和連接器等零部件供應商。分析師稱,這一策略在過去的一年里幫助鴻海提升了毛利率,在營收降低的情況下支撐了利潤。
但鴻海在其他方面的進展并不順利。今年初,鴻海宣布將關閉旗下子公司賽博數碼在臺灣地區的零售商店。3月份,鴻海與德國麥德龍合資的萬得城電器宣布退出中國大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