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財經網站MarketWatch特約撰稿人尼卡姆 奧羅拉(Nigam Arora)今日刊文分析稱,多數媒體現在對于蘋果股票都持負面觀點,要知道,當蘋果股價上漲至700美元的時候,幾乎所有媒體都對蘋果給出了正面評價。媒體的觀點就像翻書一樣,不過,新可穿戴設備的推出或許能夠改變媒體對蘋果目前的看法。
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借助初代iPhone,完全改變了智能手機行業。iPhone里所包含的大部分技術,都不是由蘋果發明的,全球各類設備都具備其中大部分技術。喬布斯的天才之處在于,將可用的技術全部整合進一個便于用戶使用的優美設備中。iPhone不僅改變了智能手機,還是助推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大企業的主要動力所在。至少蘋果曾經確實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企業。近幾年,蘋果約有70%的利潤都來自iPhone業務。
如今的可穿戴設備市場就與iPhone出現之前的智能手機市場類似。當時的智能手機市場中充斥著眾多產品,但是卻沒有一款能夠吸引到大眾的喜愛。而現在的可穿戴設備市場亦是如此,可供選擇的設備眾多,卻沒有一款得到了用戶的心。
蘋果的宿敵谷歌(微博)在去年發布了谷歌眼鏡(Google Glass)。谷歌眼鏡跟普通眼鏡別無二致,只不過鏡片頭戴式光學顯示屏。不過,谷歌眼鏡售價高昂,而且目前對于該產品佩戴舒適度及外觀的評價有好有壞。這種狀況與iPhone上市之前的智能手機市場沒多大差別。
另一款可穿戴設備是在線募資網站Kickstarter的明星產品Pebble智能腕表,該產品廣告稱其是首款為21世紀開發的腕表。Pebble利用藍牙連接Android或iOS設備,可以顯示來電、電子郵件、信息等內容的推送,以及Facebook消息等。
耐克則在去年推出了Nike+ FuelBand運動腕帶。FuelBand腕帶可用來對用戶的運動活動進行測量,比如步行和跑步等,并可以跟蹤測算佩戴者的卡路里燃燒值。該設備動過藍牙連接至iOS設備。
另外,工業和倉儲應用的可穿戴掃描設備,比如Symbol,現在由摩托羅拉系統(Motorola Solutions)和易騰邁(Intermec)所掌控。后者將以約6億美元的價格被霍尼韋爾(Honeywell)公司收購。
現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飽和,蘋果需要新產品,而可穿戴設備似乎可以為蘋果提供一條出路。蘋果已經在全球多地注冊了“iWatch”商標,對于該商標的用途眾說紛紜,最有可能的是,用戶或許不用掏出手機,便可查看新信息。
蒂姆·庫克(Tim Cook)似乎走對了路!艾F在這個領域的設備很多,卻沒有重量級產品!睅炜嗽诮衲闐11大會上說道,“不過,沒有一個設備能說服一個不戴眼鏡或者腕帶的孩子去使用這個產品。這個領域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想要成熟還需要進行探索。我想,會有大量企業踏足這個領域!
最近,蘋果最大的一個新聞就是聘請了保羅·德內夫(Paul Deneve)。德內夫曾是法國奢侈服裝品牌伊夫·圣·羅蘭(Yves Saint Laurent)的CEO,他將直接向庫克匯報工作。德內夫不僅懂得時尚奢侈穿戴,他還懂得蘋果。1990年代,德內夫曾在蘋果的歐洲銷售和推廣部門擔任經歷長達7年。
所有跡象都表明,庫克思路正確,并且將合適的團隊組合來一起來開發可穿戴設備。庫克能否在新的領域追隨喬布斯成功的腳步,時間會說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