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 8月13日消息,京東集團副董事長趙國慶在2013年中國互聯網大會的圓桌對話環節上表示,京東今后會繼續堅持自營電商為主,平臺電商為輔的基本格局,會在互聯網金融上進行大量的投入。
趙國慶指出,互聯網金融一定會說到數據,正是因為數據的原因才讓互聯網金融成為可能,讓成本和收益成為良好的匹配。京東會基于自己的數據優勢,因為京東有一個億的注冊用戶和四萬多的直接供應商。京東的互聯網金融將圍繞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和未來的包括虛擬貨幣等等一系列的金融創新來進行推進。
京東和阿里都有共同點,就是在數據中的優勢。京東差異的是什么?趙國慶表示,京東的優勢在于是自建了倉儲、物流和配送。對于消費者和供應商的信用模型分析的構成要素上,“阿里有的我都有,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供應商的供應行為。但是我有的它沒有”。他舉例說,消費者的物流信息,這是京東三萬多配送信息所形成的核心競爭力。這樣一個地址信息構成了信用模型的一部分,都會幫助京東更好地評估消費者的信用風險。
2013互聯網大會于8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召開,騰訊科技作為本屆互聯網大會的官方戰略合作門戶和官方指定合作新聞中心,在現場進行全方位的視頻和圖文直播。并特設立2個現場專訪間,力邀業界專家與企業代表共同探討產業現狀,指點未來趨勢。
作為大會官方微博合作伙伴,騰訊微博(http://t.qq.com/)上發起了#向CEO提問#的活動,所有網友都可以提前向您關注的互聯網行業CEO提問。其中部分問題將被選中,在互聯網大會現場提出,并得到嘉賓的正面解答。
以下為圓桌討論實錄:
劉湘明:當時覺得中國的B2C的市場大局已定,但是在現在來看京東真的有了一定的地位。想問一下,從您來看到底做對了什么能把幾波前輩沒有做到的事情做到了?
趙國慶:剛才說了搜狐早就開始做商城,到后來的亞馬遜,究竟誰可能成為中國的亞馬遜,我覺得堅持是最重要的。我們就是源于對于客戶體驗的堅持,過去十年的堅持。
劉湘明:我現在也看到一些新的部署,物流的整個動作都看到了,非常大。我們想問一下冰山的下面有京東都做了哪些工作?
趙國慶:我們現在也在反思京東到底是什么角色,經過了這十年的發展,今天我們自有電商的銷售額做到1100個億,直接就業人數達到四萬人,間接就業人數達到千萬級,京東的技術創新、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技術是非常前期。京東本質是一家技術公司,是一家以技術驅動去解放傳統零售、傳統物流和傳統金融的一個公司。
京東今后會繼續堅持自營電商為主,平臺電商為輔的基本格局,會在互聯網金融上進行大量的投入。說到互聯網金融一定會說到數據,正是因為數據的原因才讓互聯網金融成為可能,讓成本和收益成為良好的匹配。京東會基于自己的數據優勢,因為京東有一個億的注冊用戶,基于這一個億來大力發展。京東還有四萬多的直接供應商,他們會構成京東強大的供應鏈。京東互聯網將圍繞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和未來的包括虛擬貨幣等等一系列的金融創新來進行推進。
劉湘明:謝謝您。其實原來我們對電商的理解,就是跟原來的零售差不多,低進高出賺取差價。但是現在發展到這個階段,電商的業態有很多想象空間,請您做一個預言;ヂ摼W和電商的深度結合還能擦出什么樣的火花,未來京東會有什么樣的盈利模式?
趙國慶:與其說互聯網和電商相互碰撞,還不如互聯網跟傳統行業碰出火花。本身電子商務就是互聯網跟傳統行業碰撞出來的。從這個角度出發京東會在以下三個方面闡述自己的理解和認識。
第一個可能會重塑傳統行業的規則和競爭格局。大家知道電商過去應該說是擁抱了傳統零售業,這個毋庸置疑了。下一步可能在本地化服務,包括餐飲服務上已經開闊了新的藍海,這個會超過傳統零售業。顛覆傳統行業競爭的格局。
第二個是移動互聯網浪潮。大家很多時候都了解,不再贅述了。
還有是融合,傳統行業、電商和互聯網的融合,無論是傳統行業接入互聯網改造自己,還是互聯網電商公司借助自己的平臺優勢去幫助傳統企業實現互聯網電商化,雙方會有非常長期的融合狀態。
劉湘明:我們沿著金融的話題再追問一個,您當選為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的會長。談互聯網金融我們現在繞不開阿里。比如說真正在互聯網金融上面從信用機制、數據,包括跟銀行合作方面,京東跟阿里匹配的話有什么優勢嗎?
趙國慶:京東和阿里都有共同點,就是在數據中的優勢。京東差異的是什么?我們內部也在反復思考,京東是所有電商平臺公司里面唯一一家自建了倉儲、物流和配送的一個公司。實際上由于京東自建了倉儲、物流和配送,就意味著在這方面區別于阿里,而且這方面有很大的領先優勢。
另外對于消費者和供應商的信用模型分析的構成要素上,跟阿里也是有十分區別的,它有的我都有,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供應商的供應行為。但是我有的它沒有,比如消費者的歷史信息,這是京東三萬多配送信息所形成的核心競爭力。這樣一個地址信息構成了信用模型的一部分,舉例往寫字樓送的地址和往小區里送的地址,往往高檔房送的地址和往保障房送的地址,都會幫助我們更好地評估消費者的信用風險。
劉湘明:我看了一下京東的發展,基本上是200%的速度來增長,F在想問的是在京東內部怎么評價增長的速度?覺得這個速度需要不需要做一下控制,需要不需要做宏觀調控,往往粗放式的增長有遺留性的問題,京東有沒有探討快速發展之后遺留的問題是什么?
趙國慶: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問題,從一個企業的角度來看,是要保持高增長,還是增長讓位于穩健。每天作為核心管理層這都是要思考的問題。保持高增長首先要看這個行業,過去這個行業十年的發展,去年做到了1萬億的交易額,整個市場的交易額,F在中國的網民數剛才說上半年是5.9個億,那么我們的網絡購物人數是2.7個億,滲透率接近45%。但是看國外的發達國家會是80%,甚至80%多。所以說我們判斷這樣一個基數,中國的網絡零售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今后十年還會繼續維持高增長的態勢,但是不一定是爆發式增長。
這種情況下作為行業的龍頭我們該怎么做選擇?最終經過我們的判斷,還是本著有利于行業、有利于國家、有利于老百姓、有利于消費者最終得到的實惠,所以我們還會是快速發展和穩健結合的發展,這個在每年的業務中做出平衡。
劉湘明:時間不早了,問最后一個問題。關于生態環境,我記得2008年底的時候,那個時候正好跟王石吃飯,2008年王石因為對增長做了評論,受到了很多的質疑。年底的時候我問他,你覺得自己冤不冤。王石回答的角度讓我非常印象深刻。他說,其實我說什么不重要,關鍵是我從來沒有想到過萬科和我的影響力會成長這么快,我以前說過很多過分的話但是沒有這么大的影響力,但是現在這么多人關注我有這么大的影響力,這是我需要反思的事情。
對于京東來說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京東對于這個行業的影響力非常大,因為太快了,所以存在著認識上的差異。我就想問京東現在怎么看待自己在生態環境里面的地位?包括怎么樣評估自己在整個生態環境上面承擔的責任?
趙國慶:這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問題,我的個性是從來不評價自己,今天我坐在這里也不評價我們公司。希望由消費者對京東進行評價,正是因為消費者的支持京東才實現了十年增長一萬倍,每年200%的增長,這不是京東管理層創造的,是消費者創造的,所以由消費者評價。
你最后的問題也是非常有深度的問題,京東的基因就是所有的合作方實行共贏,我們要給所有的合作方創造價值。舉個例子說,我們給消費者提供的是正品行貨、機打發票、一天四送、迅速提供就地退換和服務,這是給消費者的。我們帶給供應商的是縮短賬期,跟傳統零售去比。我們大量采購商品、拉動國內消費升級。我們帶給國家的是什么?帶給國家的是大量的創造就業,就是京東是二元的就業群體,高級工程師有4000研發群體,還有3萬就業。我解決了城鎮化過程中失業和結業問題,還有京東每一張電子發票,包括紙質發票都是給國家交稅的,無論是員工、消費者、供應商都在京東每年200%發展中分享了創造的價值。京東創造價值是基因,跟合作伙伴共贏也是基因。
劉湘明:謝謝趙總,謝謝您今天的精彩發言,也謝謝聽眾堅持到現在。宣布兩件事,一件事上午的議程到這里就結束了,下午還有很多精彩的內容。第二件事就是可以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