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辦日月光集團而聞名大陸半導體業界的張氏兄弟——張虔生、張洪本,欲再次長袖善舞操刀又一起資本運作。
證監會官網顯示,由張氏兄弟實際控制的環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將于12月23日上會接受證監會發審委審核。
若環旭電子成功過會,則境外退市企業回歸A股市場的案例又將新增一例。
境外退市 轉戰A股
A股的高市盈率顯然對于張氏兄弟有著莫大的吸引力。為謀求環旭電子A股上市,2010年張氏兄弟將名下的臺灣上市公司環隆電氣私有化,退出臺灣證券交易市場,其間兩度將環隆電氣與環旭電子進行業務整合、資產重組以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其資本運作路徑值得研究。
根據招股書,環旭電子主營業務是為境內外品牌廠商提供通訊類、電腦及儲存類電子產品的開發設計、生產制造。本次擬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1.068億股,募資5.23億元,投向無線通訊模組技改等兩個項目。
環旭電子前身為環旭電子有限公司,2008年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公司發起人為環誠科技、環勝深圳和日月光半導體,環誠科技持有公司99%股份,環勝深圳和日月光半導體分別持有0.5%股權。環誠科技為境外投資型公司,不從事具體產品的生產經營。張氏兄弟則通過環誠科技、環勝深圳和日月光半導體間接持股100%控制環旭電子。
從業務架構圖上看,環旭電子整體變更后,主要產品為無線網絡設備(WP)、液晶面板控制板(VPD)和商用及網絡存儲裝置(Storage),與環隆電氣業務大部分重合,同時環旭電子為環隆電氣代工制造智能手持終端設備(SHD)。
為了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張氏兄弟于2008年至2010年6月間,實施第一次資產重組和業務整合。在環旭電子旗下新設環鴻深圳、環旭臺灣、環旭香港3家公司,將VPD、WP、Storage等產品的生產從環隆電氣剝離,轉移至上述公司。該次重組完成后,環隆電氣主要產品還有商用銷售終端設備(POS)及其他PCBA產品(主要為車用電子產品)。
2010年11月,張氏兄弟啟動第二次資產重組,繼續將POS及PCBA產品轉移至環旭電子旗下,同時原環隆電氣負責日本地區、美洲地區、北美地區的銷售分公司也注入至環旭電子。兩次重組完成后,環隆電氣將與電子制造服務相關的資產和業務全部轉讓給環旭電子,成為控股型公司,不再從事電子制造服務業務。而在業務整合同時,張氏兄弟通過控股日月光股份對環隆電氣進行私有化,經臺灣證券主管機關核準,于2010年6月17日起在臺灣證交所終止上市。
目前境外退市成功回歸A股市場的企業還有南都電源,2000年南都電源的主體公司在新加坡借殼上市,2005年退市,2010年初登陸創業板。部分境外市場不活躍、難融資、監管環境嚴格是其退市的主要原因。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欲從容量較小的市場退市重新謀求活躍市場上市的公司亦不在少數,記者梳理環旭電子歷史沿革及資產重組過程,其中涉及的法律、財務等問題紛繁復雜,不論環旭電子是否能成功闖關A股市場,僅其案例本身已頗具研究意義。
預計2011年利潤水平將下降
環旭電子招股書顯示,全球電子行業經過2010年的高增長,目前行業整體增速放緩。受日本地震的影響,全球電子產業鏈遭受一定程度的沖擊;金融危機從美國向歐洲不斷蔓延導致歐美市場需求增長疲軟。2011年我國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增長呈前高后低態勢,1~10月我國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9240億美元,同比增長12.9%,明顯低于2010年31.2%的增長幅度。行業增長放緩將影響公司的業績水平。2011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3410.09萬元,占2010年營業收入的47.67%,實現利潤總額23916.68萬元,占2010年利潤總額的38.11%,均未達到2010年相應指標的50%。經過2010年的超常規增長,公司2011年利潤水平預計將有所下降,但相比2009年仍將有較大幅度增長。
此外,公司應收賬款風險也值得關注。截至2008年末、2009年末、2010年末、2011年6月末,公司應收賬款凈額分別為229926.47萬元、301290.37萬元、303903.32萬元和273099.17萬元,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6.62%、41.52%、39.31%和40.08%。招股書稱,未來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及拓展國內市場,應收賬款的規模會相應增長,信用風險也會相應提高,如發生金額較大的呆壞賬損失,將對公司的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響。